不同年代新生开学带什么?竟然这么不一样

导语你们开学都带了啥?

60年代:钢笔、衣服、大海碗

那时候大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,他们不仅可以免费读大学,而且国家几乎包办上学的全部装备。所以,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,一支钢笔,几件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。

60年代粮食匮乏,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都会给他们带上一只大海碗,生怕孩子吃不饱。而学校发的毛巾也特别有年代感,毛巾上印的“好儿女志在四方”好似在鼓励学子建设祖国大好河山。

70年代:网兜、被褥、搪瓷缸

七十年代末,高考刚刚恢复。新生开学报到的时候会带上雪花膏、暖壶、被褥和鸡蛋(真的不是乱入),而家里条件好的同学还会戴只手表,那可是能引起全班同学羡慕的「高级货」。

那个年代不时兴用行李箱,「彩虹色网兜」才是他们最流行的装备,而「彩虹色网兜」的最佳搭档有: “红双喜”搪瓷脸盆、淡黄色印有牡丹花的国民床单、磕磕碰碰露出黑色底色的搪瓷茶缸子。

70年代的毛巾上都有个红色的戳儿,标明了毛巾的产地和型号。想知道好看的妹子哪里人?看毛巾就行。拥有一条自带话题的毛巾,就好像在对周围人说:“来来来,咱们一起唠嗑啊~”

80年代:铝制饭盒、吉他、双喜红花

到了80年代,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。他们的入学装备除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铝制饭盒和学习用品,「先富起来」的那些同学,竟然还会带上随身听和吉他!

那个年代,谁要有把吉他简直做梦都能笑醒。文艺演出之星、校园十佳歌手……日子过得要多得意有多得意~

要说谁是80年代的时尚ICON,那非「双喜红花」莫属了,人们对它的热爱从7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,而且也不再只有搪瓷盆上才有,连毛巾上都印上了「双喜红花」的图案,可以算是火的大红大紫了。

90年代:小风扇、电暖壶、磁带录音机

90年代是数码电子的时代。大学生开学会带上小风扇、电暖壶、磁带录音机,土豪同学还会有大哥大或者BP机!

有的「摇滚青年」还会带上复古范儿十足的大收音机,往肩上一抗,放点时兴的音乐,绝对会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!

90年代有个变化就是:毛巾不再由学校统一发放。这同时意味着可选的样式和材质丰富了起来,再也不会发生毛巾硬到「硌脸」的情况了。

现在:三大件变成N大件

进入21世纪,大家开学置办的行李就不是“三大件”能概括的了。小到牙刷牙膏,大到笔记本电脑,每个人的开学必备可能都不一样。

现在要是总结大学生流行的开学装备已经很难了。不过共通的一点是,他们都开始追求优质有品的装备了。

即使是小小的一条毛巾,也要“颜值与才华兼备”。开学季,不如从添置一条舒服的毛巾开始吧~

开启新生活的小小仪式感,独立包装,轻奢质感满足你

第一次离家的忐忑,优质阿瓦提长绒棉的天然触感抚慰你

想对新舍友的自我表达,简单的素色设计,舒服又青春的色彩来帮你。

而1.6秒的超强吸水性,让你更快适应陌生寒冷的冬日,擦头发擦身子也能擦出优越感。

最生活毛巾·青春系列

阿瓦提长绒棉/瑞典抗菌科技19.9元立即购买

还可以用微信小程序购买噢,快试试吧~

(广告)